软件工程导论---第二章可行性研究 Posted on 2021-06-07 00:00:00 2021-06-07 00:00:00 by Author 摘要 软件工程导论第二章---可行性研究-----不想学习发博客主要是逼迫自己学习----- # 第二章 可行性研究 ## 2.1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- 经济可行性:现有的技术能够实现这个系统的开发吗? - 经济可行性:这个系统的经济效益能够超过它的开发成本吗? - 操作可行性:系统的操作方式在这个用户组织内行的通吗? ------ ## 2.2 可行性研究过程 - 复查系统的规模与目标:分析人员应该仔细阅读和分析有关分材料,以便进一步的对问题定义阶段的规模与目标进行复查。改正含糊不清的叙述,并且清晰表达目标系统的一起约束和限制。 - 研究目标系统正在使用的系统:现有的系统是信息重要来源,如果一个系统正在被人使用,那么他一定能完成某种有用的功能,除此之外应该分析现有系统出现的错误,避免再次犯错误。 -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次逻辑模型:优秀的设计都是从现有的物理系统触发,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,再参考现有系统的逻辑模型,设想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,最后根据目标系统逻辑模型构造新的物理系统。 - 进一步定义问题:新系统逻辑模型实质表达了分析人员对新系统必须做什么的看法,用户是否也应该有同样的看法,所以分析员和用户再次复查问题的定义。 - 导出和评价可以选择的系统的解法:分析人员应该从他建议的系统模型出发,导出若干个较高层次的物理解法和选择。然后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共同商议进行评价与选择。 - 推荐行动方针: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应该决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是否继续进行这项工程开发,分析人员必须清楚的表明对这个开发关键性决定的建议。 - 草拟开发计划:分析人员应该为多推荐的方案草拟一份开发计划,制定进度表,各种开发人员的各种需求准备的工作等等。 - 书写文档提交审查:应该把上述的可行性研究各个步骤的工作结果写成清晰的文档,让后让客户以及负责人评审审查,来决定是否继续这项工程以及是否接受检查员的推荐方案。 ------- ## 2.3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是概括的描绘物理系统的一种传统工具,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组成系统的每个部件 ,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数据在系统各个部件流动的情况。具体情况如下:  ------  ------- ![] -------- ## 2.4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简称DFD,它是一种图形变换技术,他描述信息流和数据从输入移动到输出的过程所经受的各种变换。数据流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部件。它只是描述数据在软件中流动和被处理的逻辑过程。它非常容易理解,就是一般普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非常容易理解。 - 基本符号如下图所示: 
{{ item.content }}
{{ child.content }}